看完英国人的一日三餐,终于明白为啥英国被称为“美食荒漠”了!
说真的,我一直以为“美食荒漠”只是网友调侃英国饮食的段子,直到有一天我真的认真去研究了一下英国人的一日三餐,才意识到——这句话一点也不冤枉。甚至,我都开始觉得“荒漠”这个词,形容得还算温柔了点。
以前在哪看到个笑话,说世界上最薄的书是英国的菜谱。我那会还觉得这话挺刻薄的,可现在——我信了。要是非得找个词来形容英国菜,我觉得“热量凑合,口感随缘,造型随心”大概差不多。
很多人说西方饮食都很简单,这点我同意。但人家“简单”也有讲究,意大利的面食可以玩出花样,西班牙的海鲜饭香得让人舔盘子,法国的鹅肝和焗蜗牛虽然我吃不惯,但起码能看出那股“精致劲儿”。可轮到英国……怎么说呢,它好像是把“将就”二字刻进了饮食文化里。
展开剩余70%英式早餐:被神话的“丰盛”
要说英国饮食中最能拿得出手的,可能就只有英式早餐了。就那一盘,煎蛋、培根、香肠、焗豆、蘑菇、烤番茄、土豆饼、烤面包片……光看照片确实挺唬人的,看着热气腾腾的,也挺有仪式感。可真要吃过几次,就会发现,它其实一点都不灵活,几乎所有餐厅、酒店、家庭版,都是一个模板复制粘贴的。
焗豆大多是罐头,香肠和培根是冷冻的,微波炉一叮就好,蛋和蘑菇煎一煎,土豆饼也不是现做的。整个过程就像是快手组合,而非精心烹饪。唯一的优点,可能就是热量够高,一口下去,能撑到中午不饿。但从味道和口感来看,说实话,真不如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或者一碟刚出锅的生煎包来得让人动心。
而且,别以为英国人天天都吃这个。据说现在很多英国人早餐根本懒得整这么多,最多冲个麦片、倒点牛奶,或者来片吐司加点果酱,再不然就是对着一杯黑咖啡硬撑到中午。你说精致?不存在的。
午餐:冷面包夹冷火腿,完事
如果说早餐还能有点念想,那英国人的午餐就是真正意义上的“敷衍代表”。
很多人上班带饭?带三明治。点外卖?还是三明治。打开就是两片冷冰冰的白面包,中间夹点超市里买的火腿片,顶多再塞一两片生菜,甚至有的连酱都懒得放。你要是用心点夹点黄瓜片、奶酪或者煎蛋,那都算是“艺术品”级别的存在了。
英国的三明治文化吧,确实也挺久远的,但发展至今却始终没突破那个“冷”字。冷面包、冷肉片、冷心情,吃完冷冷清清继续工作。也难怪,他们压根没午休这个概念,吃饭就是“补给”,不是享受。
有些人可能会点个披萨或者意面啥的当午饭,但问题是——这也不是他们本土的东西。你去一个国家,中午吃的主食全靠“进口”,也真够魔幻的。
晚餐:有开火了,但不多
轮到晚饭,英国人终于愿意开个火。但这个“愿意”也只是程度上的愿意,不代表质量就能直线上升。
最典型的英国家常菜,一般是某种主菜(比如炸鱼、烤香肠、炖羊肉)+某种蔬菜(基本是西兰花、胡萝卜、青豆)+某种主食(永远的土豆)。你以为这三样能玩出什么花来?不太可能。炸鱼就是真炸,土豆无非是煮、炸、烤三种,蔬菜大多是水煮,连点炒蒜末都省了,可能连盐都不太舍得放。
发布于:浙江省配资世界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