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的毕节,夏日的热浪裹挟着蓬勃生机。乌蒙山下的这片土地,处处涌动着发展的活力。走进毕节中科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,电话铃声与汇款提示音交织回响,忙碌而有序的工作场景,勾勒出一幅欣欣向荣的产业发展图景。
聚焦主业:锚定纺织出口新赛道
毕节中科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,专注于化纤布出口贸易,产品畅销东南亚地区。
化纤布作为一种主要纺织材料,广泛应用于服装、家居、工业等多个领域。近年来,化纤布行业发展迅速,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全球化纤布产量在过去5年中平均每年增长约5%,主要得益于纺织、家居和工业领域的强劲需求,随着东南亚等地区市场需求的增大,也为我国化纤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新机会。
毕节中科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源(化名)是一名地道的江西人,1993年,他敏锐捕捉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商机,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,跟随亲戚涉足外贸领域,开启了漫长的创业征程。凭借多年积累的外贸经验,陈源(化名)看准了纺织行业,迅速与尼日利亚、菲律宾等国建立合作关系。随着外贸订单不断增加,他陆续在江苏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等地新建纺织厂,并在尼日利亚、菲律宾设立国外生产基地,构建起多区域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,满足越南、菲律宾、尼日利亚、泰国等多国的外贸订单需求。
西进毕节:降本增效的战略抉择
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,订单量持续攀升,成本上升问题也日益凸显,降本增效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。2024年,在朋友的引荐下,陈源(化名)来到毕节,对当地市场进行实地考察,计划将纺织业在乌蒙大地落地生根。
“我们考察了很多地方,最终还是选择留在毕节。”陈源(化名)坦言,之所以从江西来到毕节,除了人工、用地、用电等显著的成本优势外,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给了企业更多信心。
2025年,七星关区获政策赋能,重点发展轻纺服装产业。出台的《贵州轻纺城产业发展规划(2025-2030年)》中明确以七星关区为核心区,重点发展轻纺服装产业,打造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产业集群,规划目标包括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,完善产业链配套,形成西南地区轻纺产业示范基地。地方政府也针对出口货物执行全额退进项税、海关免税等优惠政策。
“蓝图美好,但实践却难。”据陈源(化名)介绍,2025年初,毕节中科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,旨在打通毕节的外贸渠道。但外贸业务对资金周转要求极高,加之纺织厂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,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。
贵银助力:500万元“及时雨”解燃眉之急
贵州银行毕节分行密切关注当地企业发展动态,成立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,在毕节市各县域开展走访,精准对接企业需求。了解到毕节中科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的资金需求后,贵州银行毕节分行营业部迅速开展上门服务,深入企业进行授信调查。经过评估,最终为该公司发放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,及时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。
“从1月份至今,我们贸易公司的产值已达8000万元,预计全年产值最少突破1亿元。下个月,纺织厂也将正式开工生产。此外,我们还计划拓展印染及服装加工等业务。预计将为毕节市提供近5000个就业岗位。”谈及未来发展,陈源(化名)信心十足。
据贵州银行毕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,后续,将持续贯彻落实好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要求,深化走访调研,深耕当地市场,深入了解企业发展需求,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强劲动力。
通讯员:张月、王潇懿
一审:金星
二审:李懿
三审:雷晓明
配资世界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