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生厌学,背后往往藏着复杂情绪。可能是学业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,堆积如山的作业、频繁的考试,像巨石压身;也可能是人际关系遇挫,和同学的矛盾、老师的误解,让校园生活满是阴霾;又或者是对未来迷茫,不清楚学习能带来什么,觉得努力没有方向。家长和老师要先放下 “你怎么这么不懂事” 的指责,试着共情。比如对孩子说 “我知道你现在觉得学习好累,心里不好受吧,愿意和我说说吗” ,用理解打开沟通的门,让孩子愿意袒露心声。
和孩子深入交流后,要一起梳理厌学的原因。是某一学科太难,产生了畏难情绪?还是对学习环境(如班级氛围、老师教学风格 )不适应?又或者是自身学习方法不对,付出很多却没成果,逐渐失去信心。以学科困难为例,若孩子数学总学不好,可分析是知识点没掌握,还是考试技巧欠缺。找到根源,才能针对性解决,避免盲目鼓励 “你要加油” 却无实质帮助。
我们可以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,比如每天背 10 个英语单词、弄懂一道数学错题,每实现一个就给孩子肯定,像 “你今天专注背单词,效率超高,这样坚持下去,英语成绩肯定能提” ,用小成就积累大信心。挖掘学习内容和孩子兴趣的关联。若孩子喜欢篮球,讲物理时可联系篮球抛物线涉及的力学知识;讲英语时,找篮球赛事的英文报道让他阅读。用兴趣当桥梁,让学习变得有趣。帮孩子梳理学习和未来的关系。带他们了解不同职业对知识的需求,比如想做医生,就得学好生物、化学;想当设计师,美术和数学(几何知识 )都很重要。让孩子看到学习是为未来铺路,不是无意义的坚持。
展开剩余22%学校和家庭要合力营造积极环境。老师在课堂上多关注厌学孩子,给予参与课堂、回答问题的机会,及时肯定;同学间开展学习互助,组队讨论、分享学习心得,让孩子感受集体学习的温暖。家庭里,家长减少唠叨,多创造轻松的交流场景,比如饭后一起散步聊聊学习里的趣事,让孩子在家能放松,重新找回对学习的期待。高中生厌学不是不可逾越的坎,只要用共情理解、精准归因、有效赋能和环境营造,一步步疏导,就能让他们重新爱上学习,在成长路上稳步前行,拥抱充满希望的未来。
发布于:湖北省配资世界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